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唐尚珺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日期:2022年09月20日 19:31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佚名

 

唐尚珺正在为第15次高考做准备。

他已连续考了14次,一开始是因为考得不好,“至少上个二本。”后来成绩提高,考得好时,就觉得有希望,再复读应该还能考得更好,甚至考上清华;考得不好时,就不甘心。

这些年,唐尚珺曾相继被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录取,他都没有去读。

今年,他考了597分,被上海交大护理专业录取,他觉得专业不合适,且发挥失常,“虽然(明年)清北不一定考得上,但有信心考得比今年好。”

外界对已33岁的他感到不解:连续高考14次,这种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是否真的“非清华不读”?不停复读是不是为了奖金?

9月中旬,经历一轮舆论风暴后,唐尚珺答应与记者在南宁市的一处夜市见面。他说,他也反思过,有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高三,他感到害怕,“怎么我还停留在这里,我想走出去,去读大学”。他羡慕同龄人成家生子、可以照顾父母,觉得自己“耽误了”,“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我应该早去读大学了。”

而在微博上,他又发文:“不试过,怎知其不可?纵使结果不如我所想。亦是无怨无悔。”

因专业不合适未去上海交大

放弃去上海交大报到后,唐尚珺决定再复读一年。他在南宁月租400多元的出租房内备考,每天看书、刷题、纠错……他说,自己比较自律,不玩游戏,也不沉迷手机,每天早上六七点起床,晚上十二点左右睡觉,和普通高三学生的作息差不多。

33岁的唐尚珺身上还保留着“学生气息”,瘦高的个子,皮肤黝黑,戴黑框眼镜,说话轻言细语……他并不抗拒回答记者提出的尖锐问题,回答时也没有大的情绪波动。他自嘲,“我并不像网上说的‘神经病’‘变态’吧?”

今年高考,唐尚珺考了597分,被上海交大护理学院录取。包括家人、朋友在内的很多人建议,“去读吧”,但经过思考,唐尚珺还是放弃了。

唐尚珺说,他是理科生,第一志愿是农学,第二志愿才是护理,“按照去年的录取分数线,农学应该是可以录上的”。

唐尚珺不想读护理,他的考虑是,自己年纪大了,读什么专业非常关键,不然出来也找不到工作。他在农村长大,哥哥、姐姐都在老家养猪,他觉得自己适合读农学,毕业后可以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回老家创业,如搞点种植业或养殖业。

放弃的另一个因素,是不甘心。今年高考,唐尚珺自认发挥有点失常,成绩排广西全区6000多名,而他考得最好的一年是2019年,排广西全区3000多名。“为何不再坚持一年呢?明年有信心考得比今年好。” 他说。

唐尚珺的哥哥、姐姐很生气,因为去年唐尚珺跟他们保证过,“不管怎么样,(2022年)一定会去读大学”。哥哥、姐姐反问唐尚珺:“上海交大已经很好了,还想考什么,清北又考不上,明年还不一定能考上上海交大呢?”

唐尚珺的朋友何汉立认为,如今的唐尚珺“骑虎难下”,年纪大了读出来也难找工作,读什么专业确实非常重要。但何汉立也劝唐尚珺去读上海交大,他怕唐尚珺“考得越来越差”。

高考14次的农村学子

自2009年开始,唐尚珺已连续14次参考高考,这样让外界对他的选择及人生经历充满好奇。

1989年出生的唐尚珺,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一个偏远山村长大。村子距离镇上20多公里,距离县城70多公里,距离南宁有200多公里。唐尚珺说,他是家里的老幺,有一个哥哥和三个姐姐,母亲40岁那年才生下他。因为超生,父亲丢了乡村教师的工作,一家人靠务农为生。

“当年,父母要干农活养活一家人,每天都很累,没什么心思关心我们的学习。”唐尚珺说,哥哥、姐姐都没怎么读书,最多也才初中毕业,而他小时候的成绩很好,小学毕业考试时,村里有几十个小孩,只有3个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初中,他就是其中之一,“后来听老师说,我是全乡第一”。

到县城读书后,唐尚珺的成绩落后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什么也不懂,心思没完全在学习上。2009年,唐尚珺第一次高考,考了372分,没有上本科线。唐尚珺说,父亲得知这个成绩后很失望,“我以前成绩很好,结果三本都没上,他不清楚我高中成绩有多差”。

当时,父亲的态度是,如果想读大专就读大专,如果想复读就复读。唐尚珺不想读大专,遂踏上第一次复读之路。

第二年,唐尚珺考了405分,刚上本科线。由于三本学费贵,他填了大专学校,被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到南宁实地看过这学校,觉得不是我想读的大学。”于是,唐尚珺决定再次复读,“至少也得读个二本”。

这一次,家人反对唐尚珺复读。他跟家人谎称在南宁读大专,“没告诉家里人,也是想着等考好了,再给家里人一个惊喜”。

这一骗就是六年。唐尚珺先假装在南宁读大专,后假装毕业工作了。这六年里,他又考了6次,成绩一次比一次好:2011年,475分;2012年,505分;2013年,530分;2014年,573分;2015年,587分;2016年,625分。

唐尚珺说,从大专到三本,再到二本、一本、上六百分,他的高考成绩是逐年提高的,这种进步是他坚持年复一年复读的动力,“因为看到了希望”。

2016年,高考成绩第一次上六百分的唐尚珺,被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录取。同年,唐尚珺的父亲确诊肺癌。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唐尚珺跟家里人坦白了,“也是想让爸爸高兴一下”。唐尚珺说,得知真相后,他的父亲也很高兴,觉得不管怎样孩子也算考上了一个好大学。

唐尚珺和父母一起去了北京,他也假装去中国政法大学“报到”。但家人没想到的是,唐尚珺再次返回复读。唐尚珺向澎湃新闻称,当时他的想法是,如果没有反复复读,他已经工作两三年了,会有收入,可以承担家庭责任。而父亲化疗需要巨额医疗费,他当时无能为力,这让他很惭愧。看到有民营高中的招生信息说,考上六百分可以奖5万,他对这笔奖金心动了,觉得可以通过复读为父亲挣点治疗费。

接下来两年,唐尚珺的高考成绩分别是570分和619分。

2018年,唐尚珺的父亲因病去世。唐尚珺说,父亲的治疗费用主要是哥哥、姐姐出的,没有用到他的高考奖金。后来哥哥一直怀疑他,不停试探他,问他是不是不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他才告诉了家人自己仍在复读。

之后的三年,唐尚珺的高考成绩分别是646分、619分、591分。成绩在600分上下起伏,他一直未止住复读的脚步。他称,后面这几年,考得好时,就觉得有希望,再复读应该还能考得更好,甚至考上清华;发挥失常考得不好时,就不甘心,更想再坚持一年,如2020年,他觉得成绩不理想,直接没填志愿。

唐尚珺说,最初几年,他会在学校复读,后面基本靠自学,“基础都了解,主要钻研难题”,每年也会去学校待一段时间。他虽是“高龄”学生,但和班上的同学相处融洽,不会觉得尴尬,“他们都知道我的经历,会叫我‘珺哥’,问我问题”。

连续复读十余年,唐尚珺没觉得“难熬”。他说,没有那种身心俱疲的感觉,更不存在精神问题或抑郁。

从小想考清华,但并不是“非清华不读”

唐尚珺还被贴了一个“立志考清华”的标签。

如今,他的微博认证信息写着,“为上清华复读13年考生”。唐尚珺称,这不是他的本意,是微博建议他这样写认证信息的。

唐尚珺直言,“考清华”确实是他从小到大的梦想。在他几岁时,他的父亲曾跟他讲过同村人考上清华的故事,这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他是理科生,觉得清华大学是国内理科生最好的选择,“考清华”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梦想。

但唐尚珺强调,他并非“非清华不读”,并非因为没考上清华,而拒绝录取了他的高校。

“考了那么多次,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努力了这么多次,唐尚珺似乎放下了对清华的执念。

除了2009年和2020年没有填报志愿,其他参加高考的年份,唐尚珺都填了志愿,并成功被录取。“要不要复读,要不要去大学,我也会思考,也会犹豫。”唐尚珺说,之所以会一直坚持填志愿,是想给自己多留一条后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坚定会复读而乱填志愿。

唐尚珺称,自2014年开始,他就再没从家里要过一分钱。早期,为了挣钱维持复读的开支,他暑假去广东打工,平时做家教,过得异常艰辛,有时还要借钱。后面,他在民营高中报考,由于成绩还不错,每年能获得一点奖金。奖金最多的一年就是今年,有8万元。

“我平时的开销很小,一年花两三万左右,奖金能维持我的生活。”唐尚珺说,逢年过年,他给母亲一点钱,一般春节给2000-3000元,中秋给1000元。

有网友质疑唐尚珺:会不会是为了奖金不停复读?唐尚珺回应说,“我的成绩没那么好,不是能考上清北、一年能拿几十万奖金的人,我的奖金刚刚能维持我的复读生活而已。”

“有些东西错过了就错过了”

2016年,记录唐尚珺连续多年参加高考的30分钟纪录片《高十》在广西电视台播出,唐尚珺的经历进入公共视野。该纪录片的拍摄者是唐尚珺的初中同学何汉立,他毕业于一所二本院校,后入职广西广播电视台,从事纪录片拍摄工作。今年9月初,何汉立把相关素材重新剪辑,推出了76分钟版本的《高十》。

何汉立回忆称,2014年,偶然的机会下他与唐尚珺取得联系,得知唐尚珺还在复读,大为诧异。当时的唐尚珺很困难、很无助,经济上困顿,精神上颓废,“两眼无光,一直在这个小圈子挣扎”,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

何汉立向澎湃新闻表示,他和唐尚珺都在偏远农村长大,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这让他更能理解唐尚珺,“那个时候,大家什么都不懂,也没有人引导,农村孩子的出路,要么打工,要么读书”。

做通了唐尚珺的思想工作后,何汉立跟拍三年推出纪录片《高十》。何汉立形容这部纪录片称,“透过曲折的小人物命运窥见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时代洪流。”

《高十》的热播,也让唐尚珺饱受争议。不少网友理解不了唐尚珺的坚持与选择,认为他是“现代版范进”,既浪费了自己的青春,也浪费了教育资源。

唐尚珺回应称,大家对于他的争议,他基本都清楚。他本人确实有固执的一面,认定的东西会坚持下去,不太受外界的影响。但这些非议会传播到他家人身上,让他不堪其扰。如村里人在手机上看到了他的事,会跟他母亲说,“(考上的)大学挺好的,又不去读,(唐尚珺)还想怎样”,这影响了母亲的心情,又会反馈到他身上,让他倍感压力。

在内心深处,唐尚珺也反思过自己的复读选择。他说,有时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停留在高三,这让他感到害怕,“怎么我还停留在这里,我想走出去,去读大学”。

“如果再有选择的机会,我应该2016年就去读大学了。”唐尚珺坦承,他也认为自己走了“弯路”,“当年我也不懂,家里、亲戚等都没有大学生,也没有人引导我,我都不知道可以通过考研读清华,还一根筋想通过高考上清华”。

时常有高三学生在网上问唐尚珺,要不要复读。如今,唐尚珺的回答是,要复读的话,就全力以赴;若复读了两三年,一定要去大学,没必要拖下去,再复读也是浪费时间,“要有进步,两三年(复读)就基本实现了”。

父亲生前患癌后曾跟唐尚珺说,“你考上了大学,就去好好读。我得了这个病,还不知道能不能等到你大学毕业。”如今,父亲已去世4年。回过头看,唐尚珺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有些东西错过了就错过了”。

在唐尚珺眼里,这些年,他是“半个学生,半个社会人”。他也设想过,假如他没坚持年复一年地复读,他可能也成家生子了,有能力接母亲过来跟他一起生活。

今年9月初,唐尚珺发布微博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的选择不一定对。我挺羡慕他们(指同龄人)的,有幸福的家庭。”唐尚珺说,他的想法是,明年考得好的话就去读大学,要是考得不好,可能会再复读,或者直接不读了,去做点其他事,如返乡创业。

9月初,唐尚珺在微博发了一段文字,表明了自己当前的心迹。他写道,“诚然,现在的生活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窘迫的境地。犹如困在泥潭中,抬起一只脚,另一只脚又陷入更深。我如何不想脱身。迈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开始。做过的事,走过的路,这都是我自己的选择,一路走来,不觉已十余载,也会感慨唏嘘,此间奋斗,认识到个人能力的局限,非努力可以。虽梦难圆,但你的付出和努力会让你变得更好。我也想过假如当初如何如何,那么今日又如何如何,可人生又哪来的这么多假如?有当初的因,方有今日的果。不试过,怎知其不可?纵使结果不如我所想。亦是无怨无悔。”

何汉立向澎湃新闻表示,公众对于唐尚珺的关注,不应该停留在对唐尚珺个人选择的评头论足上,而是要关注到唐尚珺这个人所折射出的问题。他一直有拍《高十》续集的想法,但要等到唐尚珺读大学,或者出来工作之后。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8.com/n93586c7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唐尚珺准备第15次参加高考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457) 热点(2555) 新闻(12714) 国际(4971) 娱乐(4096) 视频(131) 综艺(1808) 影视(3371) 音乐(2082) 民生(3412) 行业(198) 财经(1448) 股票(34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11) 男士(75) 美容(43) 时尚(29) 珠宝(40) 饰品(25) 皮具(3) 品牌(12) 保健(58) 健康(269) 养生(104) 医学(326)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350) 购物(11) 美食(58) 创业(88) 社会(9554) 观点(993) 房产(1016) 汽车(229)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03) 展会(4) 数码(201) 足球(217) 体育(963) 教育(1311) 高校(1553) 法制(1992) 军事(546) 游戏(235) 美女(17187)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399) 读书(294) 励志(177) 灵异(52) 奇闻(158) 趣闻(177) 历史(144) 人物(87)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75) 情感(151)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1)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