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长三角珠三角节后用工调查 用工紧张招工不易

日期:2022年02月17日 10:24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佚名

编者按:又是一年春节后开工季,企业用工形势如何?与往年相比,用工市场有何特点?招工难、用工荒等现象是否重现?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以长三角、珠三角为目标,深入走访企业节后用工情况,采访地方政府人才服务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专家,试图了解目前用工市场的新特征、新趋势。

招聘潮涌,长三角升级产业多措并举引才聚才留才

在1月份销售近6万台后,特斯拉中国2月7日再次启动社会招聘,涉及销售交付、基础建设、生产一线及研发等合计1584个岗位。而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远处拥有电池模组生产基地的宁德时代,2月18日也将正式上线2022年春招。

宁德时代方面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2月份宁德时代各基地合计招聘需求预计约6000人,目前招聘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涉及江苏等多个省份。

证券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长三角大部分公司正值订单攀升阶段,节后或多或少面临用工紧缺的情况,为缓解这一局面,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多种措施,帮助区域企业引才、聚才、留才,“招聘潮”涌现。

一线操作工

呈现卖方市场态势

上海一家生产制造企业,2月8日已正式复工,然而截至2月15日,员工还仅到岗了一部分。该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确实面临人员不足的情况,“返乡员工一般都要到正月十五后才会陆续返回,有些可能就不回来了。”

上海青浦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陆震宇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近年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迁移和技术升级,该区域的用工特点逐步从低技能要求的劳动密集型用工向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用工需求转变。

“春节前大量外地务工人员回乡过年,节后已经逐步返回工作单位。”陆震宇向记者表示,但目前大部分公司正值订单攀升阶段,当前的返工量仍远远不及用工需求量,造成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巨大。

在走访企业中,陆震宇发现,不少企业年后用工缺口在30人~50人,多的甚至近200人。据上海青浦区人才服务中心统计,目前企业招聘需求最多的是操作工、营销岗、物流仓储和工程技术员,分别占比约21%、12.6%、7.8%和6.4%。

江苏南通通州区人力资源市场针对1950家企业春季用工需求的调查显示,1573家企业有用工需求,其中623家企业用工紧缺,需求人数20878人。制造业用工紧缺尤为显著,有485家企业紧缺18179人;其次是服务业,有92家企业紧缺1810人。紧缺用工百人以上企业共计18家。据悉,企业紧缺用工以普工和技工为主。

“受疫情影响,加上各地政府引才留才,相较疫情前,明显感受到长三角区域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减少。而本地求职者受专业技能、经验技术、求职意愿等因素影响,远远无法满足招聘市场的用工需求。”陆震宇向记者表示。

而据任仕达大中华华东区中高端人才搜寻与甄选部总监江越观察,蓝领工人的招工难用工难已不仅是春节后的独有特征,最近两三年,全年都面临这一情况,用工市场已是卖方市场,几乎没有企业可以认为自己没有招工压力,“原因一是年轻人觉得一线操作工作枯燥,不愿意从事流水线的工作;二是由于长三角生活成本攀升,在老家送快递开网约车,净收入可能比在一线城市还要多,收入倒挂也在增加长三角区域的招工难局面。”据悉,为更适应年轻人的消费特点,一些生产制造型企业已开始以周为单位发放工资。

江越向记者表示,以苏州为例,之前务工人员主要来自安徽等周边省份,华北区域的较少,但目前苏州蓝领工人招募的触角已延伸到东北、西北等区域,这是因为周边省份开始有吸纳能力,没有剩余劳动力了,而苏州企业需求还非常旺盛,只能将触角伸向更偏远地区。

高层次人才

招聘难度同样巨大

“相较一线操作岗位,高层次人才的招聘难度更大。”陆震宇说。

以上海青浦区为例,随着青浦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两高一特色”(大物流、大会展、大商贸、高端信息技术、高端智能制造、特色文旅健康产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市场对技能型、研发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需求比例大幅上升。

从事中高端人才服务的江越称,中高端人才的招聘也有压力,且与一线操作工招聘面临的是不同挑战,“一线操作工的岗位与行业或企业的关联度不大,因为薪酬差不太多,而中高端人才由于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不同,会挑选热门行业和企业。”

江越举例称,近两年特别火的新能源汽车,针对中高端人才,一方面因为需求非常大,会不断招募新人,而另一方面员工被挖墙角的现象非常严重,“芯片行业同样如此,我们的一名客户正跟一名候选人对接,该候选人工作经验只有4年,但拿到的年薪已快80万元了,而且他手上大概还有三四家企业在谈。”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去年12月已招聘了逾百人,时隔仅两个月,近日再次启动了2022年社会招聘,计划招聘百人。浙商银行上海分行人力资源部员工管理中心主管经理洪蕾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行业招工并不难,“但也存在招工难现象,每家银行都急需既有工作经验,又有营销能力,还具备沟通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比如支行行长、营销团队部门负责人,即便在金融人才高地的上海,这类人才数量还是有限的,各家银行都在抢人。”

地方政府与企业

多措并举引才聚才留才

面对招工难用工难,长三角区域的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纷纷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引才、聚才、留才。

2月10日,由杭州市委人才办、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举办的长三角高层次人才招聘大会拉开帷幕,在为期1个月内,组织海康威视、网易、吉利等超1万家用人单位设岗招聘,提供岗位超10万个。

2月7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苏州迎来节后首趟复工专车,来自山西、河南两地的350多名工人顺利从老家抵达苏州昆山。

受疫情影响,上海地区的线下招聘会暂停,但这并没有阻碍招聘的步伐。2月18日,上海浦东新区线上招聘会及临港新片区企业“直播带岗”活动将举行,近700家用人单位5000余个招聘岗位虚位以待。

陆震宇向记者透露,为解决区域内招工难,上海青浦区打造的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作为服务就业的政府公益性人力资源市场,一方面通过精准对接企业招聘和大学生就业需求,积极搭建校企平台,重点推动示范区人才交流和校企合作,加大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人才力度。另一方面,通过现场咨询和政策宣讲会的形式,讲解学生们关心的人才政策、解答学生们的就业困惑,为长三角区域企业有效吸纳人才增添动能。

“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每周六举办一场线下招聘活动,满足企业和人才较为紧急重要的招聘求职需求,形成了区域内优质稳定的招聘市场环境。”陆震宇说。据透露,2022年长三角人力资源市场将持续加大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吸引,“智汇长三角”校园引才活动春招计划聚焦合肥、南京等地高校。同时,今年也将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需求会,精准服务重点产业、重点专业人才,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宁德时代方面也向记者表示,应对招工难,公司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以工引工,公司大力推广内部推荐奖励政策,发挥员工的力量和群体的黏性解决招聘需求;二是扩大招聘布局,借助全国多个基地布局的优势,扩大招聘范围,通过加大招聘工作投入来提高招聘结果;三是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公司连续两年推出过年留守政策和过年返岗政策,员工过年留守比例及过年返岗比例较高,有效降低了年后招聘压力。

“建议企业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放长线钓大鱼,与偏远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在提供教学设备等早期投资同时,与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提前锁定生源。”江越说。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88514c3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长三角珠三角节后用工调查 用工紧张招工不易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72) 热点(2684) 新闻(13460) 国际(5461) 娱乐(4934)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6) 音乐(2082) 民生(3957) 行业(407) 财经(1772) 股票(373)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2) 养生(105) 医学(371)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85) 观点(1047) 房产(1158) 汽车(314)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4) 展会(4) 数码(222) 足球(222) 体育(1102) 教育(1420) 高校(1719) 法制(2297)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4) 美女(20839) 欧美(37)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