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信用卡 正在失去这届年轻人

日期:2025年09月06日 13:40 来源:新京报贝壳财经 作者:佚名


曾象征着消费自由的信用卡正逐渐“失宠”。
“信用卡每年都要扣年费。”95后上班族黄云直言,在她的支付选项里,信用卡并不是首选。同为95后上班族的方芳也称,“万一不小心忘记还款,还要担心信用被透支。”
除了被信用卡本身机制“劝退”,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在悄然改变。95后肖寒表示,信用卡额度可至万元,怕忍不住就多花了。比起信用卡的高额诱惑,花呗、美团月付等工具“小额可控”更受青睐。
信用卡“缩水”,直接反应在银行财报数据中。银行2025年业绩中报显示,6家国有大行、8家股份行信用卡余额半年合计“缩水”2000亿元。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宏观经济环境下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也暴露出信用卡产品在年轻客群中的吸引力下降,可替代产品增加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消费贷申请更加便捷,以及消费贷利率下降,导致一些特殊场景的需求降低。

年费、息费成消费负担
信用卡被其他支付方式部分替代
95后陈钰曾在刚毕业时使用过信用卡,彼时,工资收入较少的陈钰会使用信用卡来进行消费,但信用卡也让她备受困扰,“经常收到短信和骚扰电话,并且还收取年费,不经常用很不划算。”陈钰称。
抛弃信用卡的不仅是年轻人,75后王丽娟曾在中国银行工作人员推销下办理了一张信用卡,她直言,“为了不交年费就要刷卡,刷卡消费又总是忘记还款,进而产生逾期。”王丽娟决定三个月后去注销这张信用卡。
85后何林就曾因未及时全额还款被高额罚息。今年3-4月,何林曾使用交通银行信用卡进行了几十笔交易,累计消费了约1.78万元,因为部分金额逾期未还款,被全额罚息478.82元。
信用卡本身机制备受诟病之外,支付市场竞对也在蚕食蛋糕。
花呗、抖音月付、美团月付都成为传统信用卡的强力竞争者,多名消费者称,比起信用卡消费,更愿意使用花呗、抖音月付、美团月付等支付方式。
“在没有花呗、抖音月付之前,信用卡还有点用,可以透支额度,但自从有了这些支付方式,信用卡就用不着了。”王丽娟表示,现在政策宽松,用信用卡不如直接贷款。
肖寒从未使用过信用卡,“担心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使用多了控制不住欲望,到期偿还不了。”相比于传统信用卡,他更倾向于使用花呗,花呗额度小,可提前支取几百元供提前消费,信用卡额度高达上万元,就怕忍不住多花了。
“没有使用信用卡的需求,总感觉信用卡容易掉到债务陷阱”,在方芳看来,信用卡感觉长辈用得更多,对比花呗等其他支付方式,没有明显优势。00后夏天也表示,比起信用卡,花呗等支付方式更方便。

14家银行信用卡余额半年“缩水”2000亿 不良率攀升
信用卡“失宠”,银行焦虑了。
银行信用卡开户的压力加大,送出的礼品也更加丰富。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招商银行某网点,陈列了空气炸锅、行李箱等信用卡办理赠品。陈钰称,自己曾经办过两张信用卡,赠送了迪士尼门票和苹果耳机。方芳也曾冲着赠品白菜小狗娃娃在业务员推销下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但一直没有激活。
即使银行卖力拉客,仍未能扭转信用卡颓势。今年上半年,6家国有大行、8家股份行中,仅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较年初有所增加,其余11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中国银行下降13.88%,平安银行下降9.23%。

整体来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末,14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7.52万亿元,合计较年初减少了近2000亿元,同比下滑2.56%。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位列前三,分别为10580.11亿元、9244.89亿元、9101.59亿元。
从信用卡交易额来看,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虽实现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领跑其他上市银行,但同比下降8.54%。9月1日,招商银行副行长兼财务负责人彭家文在2025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银行今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总体承压,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信用卡业务收入。
彭家文介绍,信用卡的交易量下行与当前整个消费市场增速尚未恢复息息相关。这带来招行信用卡收入负增长16%,而该行信用卡客户数在增加,这意味着每个客户的户均消费、笔均消费金额有所下降,这是信用卡收入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招行信用卡收入占比较高,因此影响相对较大。
另据财报披露,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1.09万亿元,同比下降12.54%;信用卡业务收入244.86亿元,同比下降14.61%。华夏银行信用卡交易总额3586.70亿元,同比下降16.32%,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75.74亿元,同比下降12.91%。
除此之外,14家银行中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都较年初上升。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较年初上升了0.25%、0.13%、0.05%。

信用卡发卡量下降 产品敏捷迭代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央行发布的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9.13亿张,同比增长1.29%。其中,借记卡91.86亿张,同比增长1.84%;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人均持有银行卡7.04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2张。
对于消费者“抛弃”信用卡现象,王蓬博认为,客群行为的全面转变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一方面,年轻群体更倾向使用嵌入消费场景的互联网信用工具,其“先享后付”、免年费、小额灵活的特点更契合其消费习惯;另一方面,中老年客群信用卡使用趋于保守,存量用户活跃度下降,部分高龄用户因风险意识增强而主动销卡或减少使用,也在加剧整体数据萎缩。
从行业层面看,董希淼指出,信用卡发卡量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2022年信用卡新规的影响。信用卡新规对信用卡业务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推动信用卡业务从“跑马圈地”的粗放发展阶段迈入专业精细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董希淼称,未来银行可以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优化发展模式,为持卡人提供息费和额度适中、特色鲜明的信用卡产品;坚持差异化发展,探索客群差异化定位,探索推出服务乡村振兴、新市民等专属信用卡;用好金融科技,加快探索数字信用卡,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服务。
“可改进的方面很多,信用卡当前的核心短板在于场景适配性弱、用户体验滞后。年费门槛、审批流程复杂、还款提醒不智能、额度管理僵化等问题长期存在。”王蓬博表示,银行在数据运营、用户洞察和产品敏捷迭代方面仍有明显改进空间,如推出场景化免年费卡、优化智能还款提醒、建立动态额度调节机制,并加强与电商、出行、本地生活平台的深度合作,提升使用便利性。
王蓬博提到,信用卡和互联网信用产品两类产品各有优势,若注重低成本、高频小额消费,互联网信用工具免息期灵活、门槛低,适合日常开销;若追求高额度、长周期信贷及完整征信积累,信用卡仍具优势,且高端卡权益不可替代。建议理性用户优先选择无年费或达标免年费的信用卡建立良好征信记录,同时利用互联网信用工具管理短期流动性。
(文中黄云、方芳、肖寒、陈钰、夏天、何林、王丽娟均为化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雨婷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20847c1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信用卡 正在失去这届年轻人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85) 热点(2687) 新闻(13515) 国际(5477) 娱乐(499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9) 音乐(2082) 民生(3998) 行业(422) 财经(1793) 股票(38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8) 养生(105) 医学(372)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7)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142) 观点(1047) 房产(1159) 汽车(315)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6) 展会(4) 数码(224) 足球(222) 体育(1106) 教育(1429) 高校(1728) 法制(2327)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71) 美女(21016) 欧美(38)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2)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