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私募大佬但斌为什么有九条命?

日期:2025年05月10日 09:39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佚名


  5月4日,现已94岁高龄的巴菲特宣布年末交棒,迎来经久不息的掌声。地球的另一边,正值壮年的“中国巴菲特”但斌却稍显落寞。

  在举行这届股东会的前一个交易日,伯克希尔市值创下历史新高。在会上,巴菲特对库克不吝赞美,表示“库克为伯克希尔赚的钱,比我为伯克希尔哈撒韦赚的还多”。但实际上,2024年底以来,伯克希尔对苹果的大幅减持,使得一季度账上现金和短期国债总额突破3477亿美元,同样也创下历史新高。

  与之对比,但斌去年一举夺下国内百亿私募业绩第一,今年以来东方港湾代表产品马拉松17号亏了22.50%,亏损的直接原因是采取了与巴菲特相反的操作——加仓美股科技股。

  中美巴菲特对美股科技股不同的看法,映射在投资业绩上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但这并不是但斌第一次经历这样的落寞时刻,作为近20年长期活跃在一线的私募代表,但斌一直是独特的存在:

  但斌工作很勤奋。自2009年9月9日发布第一条微博到今年被禁言,但斌一共写了290533条微博,平均每天53条,发的微博里很大一部分是转发别人的赞美,然后回复一个“玫瑰”的表情。

  但斌风评很分裂。喜欢的人称,“但斌先生光明磊落的品质,就如他的投资理念一样,清晰而透彻[1]。”不喜欢的人称他“但不群”,去年四季度一边鼓吹英伟达,一边卖出。

  但斌水平不稳定。水平高的时候能拿私募冠军,水平差的时候总能看到“但斌反思”的媒体标题。但无可辩驳,过去每次深陷泥潭,但斌总能安然无恙地爬出来。

  东方港湾于2004年成立,2020年6月首次突破百亿,无论是经历业绩回撤、产品清盘、同行质疑、网友嘲讽,到头来但斌依旧是那个活在热搜顶端的百亿但斌,与那些在“私募只有一条命”的诅咒里活得小心翼翼的私募老板们形成强烈的反差。

  所以,主观私募流星般划过那么多顶流和网红,为什么但斌却有九条命?

  时代投资法

  汇添富与正心谷创始人林利军曾形容,和但斌交往的过程,正是一个逐渐感受到“时间的玫瑰”之美的过程。

  林利军在汇添富时与同事们讨论,时时援引《时间的玫瑰》中的文字,“我们也是但斌所推崇的当时那几颗中国经济‘皇冠上的明珠’——茅台、招商银行、万科等企业的长期投资人。我们非常感恩《时间的玫瑰》一书对团队理念的有效帮助[2]。”

  但斌概括自己的投资风格,只买“改变世界的公司”和“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但这说法有些后验视角,但斌早期投资案例很难归类于两者之中。所以更准确地概括,但斌是“时代投资”,买的是一个时代席卷而来时,最能代表时代的大市值公司。

  2007年,东方港湾发布第一只基金产品平安东方港湾马拉松,当时持仓为茅台、万华、万科、招行、平安、华侨城和招商地产。清一色是与那个金融地产大时代强相关的上市龙头。

  当时但斌引用“鸡笼里的鸡”比喻,解释股市为什么上涨:如果将100只鸡关在一个笼子里,开始的时候一定天下大乱,只有等打斗局面结束,有死去的、有柔弱的,最后取得平衡的时候,强者才更强。

  金融地产是那个时代疯牛的核心燃料,在但斌的语境下,押注时代斗胜的鸡王,约等于成功了一半。

  在2007年的投资札记里,但斌点评2003-2006年招行信用卡消费额每年翻一番,占信用卡20%的市场份额,呆账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招行是银行里的佼佼者;他也判断在全球房地产规模最大、增长最快、购买力最强的市场里,万科拿地没有竞争对手[2]。2019-2021年,全市场风靡的核心资产选股法,但斌2007年就开始践行。

  后来的时代Beta里,消费升级时代的茅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腾讯、新能源时代的宁德时代和特斯拉、AI时代的英伟达,每一个但斌都未缺席。

  但斌老师的时代投资法,其实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资管商业飞轮:押注时代股——微博点评吸引流量——中国巴菲特——回撤道歉增加曝光——押注下一个时代股回血。

  以2019年成立的东方港湾17号为例,2022年把上一轮时代攒的收益跌完后,2023年抓住AI时代快速雄起,如今又在“东稳西荡”叙事下跌了回去。

  同样押注AI行情,公募基金依靠团队力量打造科技投资共同体,拆出算力、机器人、智驾、应用好几条产品线,但斌则是极致押注美股Mag7,并在TQQQ和FNGU上了三倍杠杆。看似把握了“白酒”、“新能源”、“AI”三个时代,到头来收益不多,波动不小,美股若继续下跌,代表产品则有5年收益二次清零的风险。

  但这套飞轮能给持有人好像每个大牛股都被但斌挖到的错觉,既符合但斌“时间的玫瑰”的叙事,又掩盖了他兑现能力不足的劣势。因为只要下一个时代迎面而来,但斌就能依靠新的时代股收复净值。

  嘉御资本卫哲最近说,中国资产重估始于港股,港股重估始于消费公司[3]。业绩经历滑铁卢后,但斌连发三条关于泡泡玛特的雪球动态,他看起来又嗅到了下一个时代股。

  基金行业的投资老将常常会被各路人马提问——“你的学习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变化,那该怎么办?”但这个问题一定不会问但斌,因为他总是靠新时代让自己起死回生。

  负债端信仰

  除了林利军,精英遍地的资管行业,很少人能打心底对但斌有很高的评价。

  倚天投资叶飞、神农投资陈宇、任泽平都与但斌有过热闹非凡的口水仗。幻方前市场总监李橙称但斌卖A股买日股的行为是不做中国的玫瑰,做日本的樱花。最近李蓓也不满,“一直特烦别人把我跟但斌放在一起,智力水平和人品且不说。光是颜值和身材,我都比他强多了好吧。”

  虽然业内很多人未必看得上但斌的投资能力,但大多数私募都会羡慕但斌稳定的负债端。

  据某代销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年全市场12536只私募基金(有业绩更新)里有2751只年化收益大约20%,最大回撤小于15%,如果把时间拉长到5年,3157只基金只有41只符合这个标准。

  在国内私募净值波动巨大的现实面前,回血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负债端管理,尤其对但斌这样的主动权益管理人。但斌投资水平高低见仁见智,但不能忽视他出挑的负债端管理水平。

  比如每每遇到业绩暴跌,出来反思道歉的总会有但斌。

  2021年5月,核心资产退潮重创但斌重仓的白酒、互联网龙头,致使新产品回撤20%触及预警线,但斌第一时间表示重点加仓跟投这只产品。眼看止不住颓势,7月但斌发微博内省。

  2022年初,东方港湾业绩仍未好转,但斌决定净值1以下的产品不收管理费。此后一整天,他的许多同行们收到了来自渠道和持有人的关切——“但斌都不收管理费了,你们什么时候取消?”年底业绩仍未反弹,但斌又一次发微博内省。

  今年,但斌原本2月择时减仓了美股70%的仓位,但不幸的是他很快又买回来了,随着美股泥沙俱下。但斌再一次内省,“这是我职业生涯,最高的一次挑战。”

  相比一回撤就对业务水平保持沉默的传统求生之道,但斌明确说过,“投资做的不好一定是因为我的专业能力,而绝不会是因为我的人品。”在这一点上,但斌倒是与美国人里屡败屡战的“Baby Buffett”比尔·阿克曼,有着异曲同工的直言不讳。

  业绩做烂了,净值拉出“三根阳线”可能改变投资人的信心,但人品要是被证伪,就覆水难收,失去的就会是资管这门生意。所以面对无数人嘲讽业绩,但斌该道歉道歉该认错认错,可当任泽平也喊出“但不群”的时候,但斌即刻就给予最猛烈的回击。

  除了亏钱时频频反思道歉,但斌营销时也很懂锚定心理。

  但斌早年投资招行锚定的是汇丰,投资万科锚定的是帕尔迪,就连他自己都要著书立传,锚定巴菲特,贵州茅台,价值投资。巴菲特用一年一场股东大会,一年一次致股东的信来传递价值投资理念,但斌用一天50条微博来把这些符号短平快地敲入投资者的心里。

  提起邓晓峰、陈光明、董承非等主观大佬的持仓风格,投资人还得想一想他们最近买了些什么。但一提到但斌的重仓,上了年纪的人脱口而出贵州茅台,小一辈的人信手拈来英伟达,哪个不是自带流量的“时代股”?

  不是所有私募老板都能像但斌一样,分饰投资经理、销售经理与公关经理三种角色。就像所有人好奇马斯克领导DOGE后如何管理九家公司,人们也会好奇一天发几十条微博且热爱骑行的但斌,在投资上花了多少心力。

  不过,至少当遭遇不爱国的舆论危机时,但斌展现了其公关水平:“考验智商!东方港湾这两年给国家赚了至少十几亿美元外汇,这些钱卖出后换回人民币,能促进中国国内消费,繁荣经济,多浅显的道理。”

  在资管行业,同业之间总喜欢比较各自的业绩孰高孰低,就像这个圈子始终在进行一场又一场的数学考试,以分数来论英雄总归是最公平最客观最高效的。

  然而,早在2021年,中金财富财富董事总经理罗钢青总结过,“公募赛道化,私募IP化”是主观基金未来的终极趋势。但始终没有多少基金经理,真的愿意下场参与一种更像写作大赛的IP化竞争里。

  从投资实力上看,但斌远还没有获得同行的认可与尊重。但Labubu最终要的也是粉丝们的忠实复购,而不是Top Toy的商业赞美。

  尾声

  论投资能力,基于产品颠簸的历史业绩很难证明但斌是一个优秀的投资经理;论私募寿命,20年的跨度以及连续5年维持百亿规模,足以证明但斌是一个运营能力优秀的私募老板。

  广深地区向来卧虎藏龙,私募业态热闹非凡。年度第一的座次每年轮番换手,操盘手法也常常是百花齐放。要维系群众们常年的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东方港湾这样能够追溯20年历史的百亿主观私募并不多,尤其排排网百亿私募近半年业绩排名里前十名均为量化私募,大规模主观私募的生存环境其实愈发局促。

  换句话说,只要是个人,总归会有阶段性跑输的时候,怎么在这种时候和我的负债端交代,这也是开私募早晚要经历的必要压力测试之一。扛过去了,才有机会参与下一个时代,重新找一张自己的门票。

  “都是谁在做但斌的持有人啊?”很多时候,这是同业饭桌上的一句嘲讽;但从生意的角度出发,这倒是一个课题。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7664c68.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私募大佬但斌为什么有九条命?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06) 热点(2659) 新闻(13333) 国际(5373) 娱乐(475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0) 音乐(2082) 民生(3857) 行业(368) 财经(1732) 股票(371)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6)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3)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9991) 观点(1033) 房产(1144) 汽车(303)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0) 展会(4) 数码(220) 足球(222) 体育(1086) 教育(1405) 高校(1677) 法制(2243)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05) 美女(20254)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