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阅读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作者:波特兰花

本文将引用答主在美国的一些育儿见闻和经历,目的是阐述观点,并非崇洋媚外,介意者请止步。

中美教育方式各有利弊,既然题目是问“中国父母的问题”,那我就提两点我认为我们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可以做的更全面的地方:

1. 把未成年的孩子当作成年人一样尊重,分两方面:

(1)跟孩子好好说话。

这几年,“辅导作业”几乎可以收入中国父母心理疾病百科全书了。

其实就算我们天天骂孩子,他还是会一样爱我们,也知道我们一样爱他,因为孩子是宽容而聪明的。但父母对孩子态度的重要性在于:我们的态度就是他认为别人应该对待他的态度。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以礼待他,他就会认为自己有权被以礼相待;当有人对他无礼时,他就算不还击,也在心里明白“我没错,是他的态度错了,因为他无权这样对我”。

但如果我们天天骂他训他,拧他耳朵打他屁股,那他就会认为别人有权因为他的慢、他的笨而攻击他;当他遭受攻击的时候,通常会以“成全别人、委屈自己”的方式化解争端,哪怕一切根本不是他的错。


想扭转这一局面并不难,只需要我们别把孩子当孩子,而把他当成咱们的室友或同事。发火之前暂停一秒,问问自己“我会对自己的同事这么说话吗”。

如果还是不小心发了火,要记得道歉——孩子可比成年人宽容多了。

在中国“资历至上”的环境下,训练孩子“不畏权威”的确有一定困难,需要各位“领导、老师、学长”共同努力,但从家长做起让孩子“培养尊严、守护尊严”是很可行的。

(2)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我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带两岁的儿子去邻居凯莉家玩,临走时儿子想拿走凯莉的一个玩具。我问凯莉的妈妈是否可以,她说:“这是凯莉的的玩具,我问问她。”

凯莉只有一岁半。

我当时想:哎呀妈呀,你要是不想让我拿你就明说,拉出一岁孩子做挡箭牌丢不丢人?

没想到,那妈妈果真一本正经的问了女儿,女儿也同意了,尽管她也许并不明白她妈妈在问什么。

真是开眼了!美国人实在是天下最奇葩的物种没有之一啊!

不过在美国呆了几年之后,我也变成了奇葩,而且不后悔这个变化:孩子培养了自主能力,大人也不必再在外人面前为了面子委屈孩子,何乐而不为?

刚才接了个电话,随手一翻手机,发觉几条短信也许能在这一段派上用场。

话说我大儿子明年上初中,父母们最近都在讨论报学校的事。据我的经验和听闻,在孩子上大学之前,选择初中和高中通常是由父母奔波考察,为孩子决定学校,即“我们给孩子报的某某中学”。

但在美国的同阶层家庭,孩子通常从小就被允许参与许多“家庭重大决议”,小到玩耍,大到学特长、报学校;妈妈们说起跟孩子相关的话题,都是以孩子的名字作为主语的,即“小明想干什么干什么”,而不是“我们想让小明干什么干什么”。

妈妈一:阿里报了医学和科学学校。

妈妈二:玉杏报了ISB。

我:阿里和玉杏今天下午12-3点想来我家玩吗?他们报的这两所学校都很好。我们和Michael在这两所学校间犹豫了好久,最终还是报了ISB,因为那里有汉语课。

妈妈三:Micheal周三下午12-4点想来我家玩吗?

我:Micheal愿意去,谢谢你的邀请。

我:(临时决定)你想不想让仲纳斯放学后跟Micheal一起回我家玩到4:30?

妈妈三:我想问问仲纳斯自己的意见(但他在学校,我没法跟他商量),所以下次吧,虽然这个主意听起来棒极了。

以下为“涉事众娃”

孩子在我们身边的时间只有他们生命长度的1/5,所以育儿的目标不该是“事无巨细的为孩子做最好的决定”,而应该是指导、训练孩子将来有能力为他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在此分享两句深深影响了我的话——

第一句来自著名儿童心理辅导师Ned Johnson和资深补课老师William Stixrud合著的《自立的孩子》一书:家长的任务,不是做孩子的上级,而是做孩子的顾问。

第二句来自《佩小姐的神奇之旅》的艾玛布鲁姆:我们不需要你让我们感到安全,因为你已经教会了我们勇敢——这甚至比安全更好。

2. 不要为孩子过度付出。

初来美国,有一天问婆婆可不可以帮我看看孩子,我出去办事(办什么事具体忘了),但婆婆说她“前一天扭着腰了,没法帮忙”。此话一出,哎吆喂,把我心寒的吆......

反观我妈。

我妈是一位把全部的爱和精力都毫无保留的献给她的女儿和外孙的人。她第一次来美国时,连续坐了5小时大巴和14小时的飞机,下午1:30到的我家,3:00跟我去学校接孩子,4点开始和面调馅蒸大包子,无论我们怎么拉她出去吃饭就是不去,因为我和孩子们最爱吃她的大包子;7点半全家吃完饭,她收拾了碗筷就开始打扫我家,直到晚上11点把我家里里外外擦的光彩照人才去睡觉。

唉,婆婆果然不靠谱啊,还是亲妈好,我无比失落的想。

然而,几年下来,我和我婆婆的关系一直稳中求进,而跟我妈的关系虽不是每况愈下,却一直停滞不前,而且闹过好几次大矛盾。我仔细分析了其中奥妙,结果发现:

我婆婆一贯的“先保证自己舒服,再考虑照顾别人”的做法,使她总是有能量维持健康和好心情,这让她心态平和,很容易相处。

而我妈在“牺牲一切,为了孩子”精神的指引下,透支了能量,消耗了健康,影响了心情。当她受到疾病或低落情绪困扰的时候,免不了会生出一种想法:我是为了照顾你们才生病的,所以你们也应该像我照顾你们一样,放弃一切休息、娱乐和工作时间来照顾我。

一旦她觉得我们为她付出的不如她为我们付出的多,就会伤心欲绝,认为我们都是白眼狼,从而做出许多情绪化的事。

如果把人的能量比作一杯水,我婆婆是斟酌着把自己杯里的水分享给别的口渴的人;一旦发现自己的杯子快空了,就会马上想办法把水杯重新充满,绝不让自己陷入口渴难忍的境地。

我妈呢,则是把自己的水毫无保留的分给这个人三口、那个人五口,就算自己的水杯已完全干了,她也要试图从水杯本身中挤出水来。当自己最后实在要渴死了,她会热切的期待曾经受过她恩惠的人带着各自的水杯前来慷慨施救。

我婆婆看起来很“自私”,我妈看起来很“无私”,但这只是短期的表现,长期来看就不是这样了。

人与人之间的长期相处需要一种自我“满足感”而成就的“细水长流”,而绝不需要一下把自己掏空而造成的“被剥夺感”和“无回报感”——这两种感受都会让人把自己代入“受害者”的身份,而“受害者”在别人眼中的形象就是“怨妇”、“妈宝男”。

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无需把自己杯里的水一股脑倾倒给孩子。孩子自有满杯,再多只会外溢而不能保存,所以无法在你的杯子干了的时候为你满杯——半满也许可以,但全满恐怕难。所以,做父母的一定注意要为自己保存能量。

当你时刻有“满足感”而非“被剥夺感”,你就是一个随和的父母而非抱怨的父母,你和子女的关系才有可能历久弥新。

最后加几条短信做论据和看热闹的材料:

我:妈妈这是一条最后一刻通知——你今天能帮我看看孩子吗?我想去一趟家具店。

婆婆:你想几点过来?我昨晚失眠了,所以现在需要睡一觉。不过爸爸在家,他非常乐意看老三。你想现在就把孩子送过来吗?

我:我跟爸爸联系。你去睡觉吧。

我:爸爸你想几点让我送孩子?妈妈说她昨晚没睡好?你是不是又惹她生气了?

公公:现在是送孩子的完美时间!我昨晚表现很好,我保证这次不是我的错。

我:那我现在送他。

公公:等不及见到孙子!妈妈刚躺下。

婆婆:爸爸在西雅图画展上以$450的价格卖出一幅画!明天我该几点去你家接孩子?

我:745好吗?

婆婆:没问题。

我:哇爸爸好牛逼!

我:妈妈下周你哪天能帮我看孩子?

婆婆:除了周五,哪天都行。

我:那周一周二怎么样?

婆婆:行啊,周一见!

第二天婆婆:生日快乐!爸爸和我想知道我们能否带你和孩子出去吃个午饭庆祝生日?

本站备用网址 www.818.mom
敬请收藏   以防迷路
发表评论全部评论
字数 登录
相关新闻
今日热门